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速递(头条)

空间中心2项科技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11 | 【打印】【关闭】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共有11位个人和154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胡钛等申报的“面向先导科学卫星任务的服务型运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和正高级工程师刘超等申报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等离子体就位探测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空间科学卫星运控部承担的“面向先导科学卫星任务的服务型运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服务型运控系统的概念,面向科学目标的运行服务平台,实现了卫星集中管控、开放式使用的“管用分离”模式,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卫星、实时获取运行状态;即时可视可行的科学计划制定服务,实现了“画笔式”的计划制定,使得用户能够快速、精准、高效地使用卫星; 基于卫星全生命周期数据的运控分析服务,实现了全过程、全数据、全流程的关联分析,使得用户能够全面、准确、深入掌握卫星有效载荷运行态势。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等离子体就位探测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独立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就位探测载荷朗缪尔探针和等离子体分析仪指标国际先进性,实现了我国首次空间等离子体就位探测,填补了我国这两项载荷技术空白,对我国的空间环境探测技术和能力是一个巨大提升。这两台载荷在轨运行情况表明,其性能优良,数据质量可靠,使我国首次独立自主的获取了大量第一手全球电离层就位探测数据,首次摆脱了此类探测数据对国外卫星的依赖,在相关空间科学研究、地震与电离层关系研究、地震前兆研究以及将来灾难预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由北京市政府设立,每年评审奖励一次,用于奖励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对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重点奖励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发展行业和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中取得的技术成果、采取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研究开发并在北京市实施应用的技术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形成国家或者国际标准的技术成果等。

  (供稿:科技处)

  图一:空间科学卫星运控大厅

  图二:“张衡一号”朗缪尔探针

  图三:“张衡一号”等离子体分析仪

图四: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领奖现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