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空间中心研究生获得国际宇航科学院第八届行星防御大会研究资助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2-23 | 【打印】【关闭】
  国际宇航科学院行星防御大会是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的国际性会议,旨在汇聚行星防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讨论近地小行星可能对人类造成的潜在撞击危害以及可以采取的行动。自2009年以来,行星防御大会已经举办了7次,成为研讨行星防御技术、开展演习演练、推动交流合作的国际盛会。
  第七届行星防御大会于2021年4月26-30日在线上举办,参会人数超过了700人。中国国家航天局吴艳华副局长在国际航天机构领导人论坛致辞中讲到,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在近地天体监测与预警等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应对撞击风险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活动,愿与国际社会共商“联防”机制、共建“联援”力量、共享“联测”数据,为全球行星防御做出积极的贡献。
图 第七届行星防御大会
  第八届国际宇航科学院行星防御大会由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United Nations Office of Outer Space Affairs,UNOOSA)承办,拟于202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学生研究资助,支持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行星防御相关研究,根据研究团队提供的研究计划书评选出最多8份研究资助,每份资助最高不超过5000欧元。评审专家组由联合国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SPMAG)前主席Gerhard Drolshagen博士担任组长,包括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高校和企业的多位行星防御领域知名专家组成。
  目前国际上主要针对直径140米级近地小行星开展行星防御研究。但小尺寸小行星也能够给人类造成威胁,而且小尺寸小行星的数量更多,撞击发生的可能性更高。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事件中,一颗直径约18米的小行星空爆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超过3000栋房屋受损;而1908年通古斯事件中,一颗直径约50米的小天体撞击,摧毁了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爆炸当量超过了1000颗广岛原子弹。由于小尺寸小行星较为暗弱,很可能从发现到撞击地球的预警时间不足一个月、甚至不足一周,对处置小行星提出了很大挑战。
图 车里雅宾斯克事件(左)和通古斯事件(右)
  空间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院重点实验室李明涛研究员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王楷铎围绕短期预警时间条件下小尺寸近地小行星的撞击威胁应对问题,研究在地月系统拉格朗日点部署天基拦截器,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通过动能撞击破坏小尺寸小行星的结构,减缓其撞击威胁,并基于轨道动力学和冲击动力学开展了初步的仿真分析。
图 拦截小行星示意图
  近期,空间中心研究生团队收到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SPMAG)前主席Gerhard Drolshagen博士的邮件通知,王楷铎团队提出的《Research on Space-based Kinetic Impactor Destroying Small-sized Asteroids under Short Warning Time Conditions》研究计划,经过国际宇航科学院第八届行星防御大会组织的国际专家评审,从全球脱颖而出,获得了5000欧元的全额资助,并受邀请在第八届行星防御大会上做报告。
  团队将围绕研究计划,在小尺寸小行星撞击轨道模拟、天基拦截器轨道部署优化、高速撞击动力学仿真、兼顾监测预警与处置任务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努力在第八届行星防御大会上展示出空间中心研究生的风采!
  (供稿:系统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