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历史沿革

中心概况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发展演变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前身可追溯至开创了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581’组”(简称“581”组)。

图一:1958年10月至12月“581”组从中科院内外抽调人员,在西苑操场甲1号集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卫星总体、火箭探测总体和空间探测分系统研究实体,开始了人造卫星的研制。图为西苑操场甲1号。

  在“581”组(1958.9~1959.11)之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还经历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地球物理所二部(1959.12~1966.1)、应用地球物理所(1966.2~1968.1),国防科委(1973年后为七机部)第五研究院空间物理及探测技术研究所(1968.2~1978.1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物理研究所(1978.11~1987.7)、空间科学技术中心(1977.11~1987.7)、以及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1987.8~2015)、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1.6~今)等发展演变。

图二:1978年,505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物理研究所。自1979年6月起,分批从西安迁回北京,机构散布于北京宇宙线台(小牛坊)、北安河的47中学、怀柔和西苑操场甲1号平房。图为小牛坊园区

图三:1981年起,空间中心争取到中关村南二条1号院园区(76亩地),并投入使用。1987年7月27日,国家科委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物理研究所和空间科学技术中心调整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图为中关村园区全景。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993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建了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是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的依托单位。1995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党组决定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合并。200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党组决定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划归光电研究院。

  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批准成立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为依托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院设非法人研究单元,与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15年6月,中央编办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自此,空间中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举我国空间科学大旗,全面建设我国科学卫星总体性研究机构。

图四:2016年9月,中心总部正式搬迁至怀柔园区,成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最早整体搬迁怀柔科学城的单位。图为怀柔园区主楼。

  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摇篮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等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建议。这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581”组,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同时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代号为“581”任务。

  1958年9月,“581”组办公室成立,10月~12月总体组、电学组、空间光辐射组、遥测组、结构组、雷达定位组、环境模拟组和高空大气组等8个研究组在西苑操场甲1号陆续组建,并由“581”组办公室直接领导。“581”组是较完整的卫星、火箭探测的总体和高空物理探测的研究实体。

  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

  1964年12月27日,在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赵九章先生呈书周恩来总理,建议将研制发射人造卫星任务列入国家计划。

  1965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开始筹建卫星设计院。8月,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

  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651”设计院正式成立,公开名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学仪器设计院”,赵九章兼任院长。“581”组的卫星总体组及火箭、卫星探测总体研究室整建制划转“651”设计院,承担卫星总体工作。10月,我国第一颗卫星论证会召开,提出了我国发展人造卫星规划设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运载和地面系统等的方案设想。到1968年2月,“651”设计院研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卫星初样星,进行了联试,为正样星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东方红一号快速研制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8年2月,体制调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卫星研制队伍5000多人,以及试验基地、科研设施、工厂,包括研制任务本身,全部划归国防科委,以“651”设计院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相关专业研究所为基础,成立第五研究院,接替“651”设计院,继续开展东方红一号正样星的研制,直至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video:1014 赵九章 小格式 最终版]
《赵九章》

  参与开创并发展了我国的火箭探空事业

  581组还参与开创了我国的火箭探空事业,与上海机电设计院配合,建成我国第一个T7气象火箭探测系统,并在安徽省广德誓节镇共同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603”工地)。火箭技术的突破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为我国的航天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球物理所二部研制发射27枚T7、T7A液体火箭,完成了高空大气探空试验、空间生物学火箭试验和地球物理火箭探空试验,获得一批科研成果,培养出一批人才。

图五:毛泽东查看探空火箭T7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完成了织女一号、织女三号、TY-4等型号的火箭探空试验和定型工作,并建成了我国迄今唯一的低纬火箭探空基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海南探空部。

  中国航天发展里程碑的重要奠基与贡献者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开创了我国空间科学和探测技术研究工作,研制了各类空间探测有效载荷及星上综合电子设备,参与了我国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三个里程碑的发展历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空间物理及探测技术研究所研制完成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测轨、测姿和星载舱内气压计等星上电子设备;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空间探测有效载荷;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的测速定轨仪等星上电子设备。

  空间物理研究所研制完成了实践二号科学卫星的科学总体及星上全部空间探测有效载荷;东方红二号地球同步通信卫星A星、B星的空间探测有效载荷。

  空间科学技术中心进行了天文卫星、资源卫星的研制和引进资源卫星遥感地面站(即“两星一站”任务)等空间研究任务。1986年9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完成了建设任务并独立运行。 

  1987年8月,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决定,空间物理研究所与空间科学技术中心合并,正式更名为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完成了实践四号科学探测卫星、实践五号卫星方案、气球卫星、风云一号/二号空间环境探测、风云三号微波湿度计、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及空间环境探测、资源一号卫星空间环境探测、海洋二号雷达高度计/校正辐射计等、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神舟四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探月工程一期、二期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五号有效载荷总体等国家重大任务。

  2000年以来,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自主提出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计划,同时出色地完成了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任务,为牵头组织实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由老一代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学部委员创立的空间科学总体性研究机构的实力和战略思考。

  牵头组织实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

  2011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党组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实施方案和组织管理方案,标志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正式立项。会议同意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作为专项的决策机构和组织机构,成立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  

 

Baidu
map